创建于 2022-06-21,持续时间不过 10 天。
资本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域,但是马克思关注的从来都不是问题的表象与枝节,而是问题的根源;它从根本上挖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层逻辑与内在矛盾。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把握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伟大认识工具,即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兼具了客体性与主体性原则、统一性与具体性原则,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高度概括。
马克思主义在承认资本主义合理性与进步性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及其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有原则的批判。
“像伦敦这样的城市,就是逛上几个钟头也看不到它的尽头……但是,为这一切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只有在以后才看得清楚……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引起了极端不利的后果……伦敦的空气永远不会像乡间那样清新而充满氧气。”——费里德里希·恩格斯
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非人道性;资本主义的确实现了一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很可惜,只是少部分的资本家,而大量的劳动者和小资产阶级却难逃被奴役的命运。卡尔·马克思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外在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般逃避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只是被作为“工人”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却没有获得“人”应该有的生活。
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也必然遭遇致命性的历史困境与界线。
对当代中国各种社会问题而言,马克思主义就好比一面“显微镜”,同时又好比一把手术刀,坚持马克思主义能大大提高中国在实践中克服现代性弊端的能力,避免重蹈资本主义的覆辙,增强“后发”优势。
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新类型的文明,它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它用正义取代压迫,用公平取代剥削,用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取代受奴役的人。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像一个种子,始终潜藏在人类心灵和无意识深处,有时候被安放在宗教信仰中,有时候被安放在社会文明的边缘地带。
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明确了共产主义理想其实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型的文明类型,把它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把它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从而把它转化为一种可以在现实中展开的伟大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即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将实践融人其中,克服旧唯物主义缺陷,避免陷入思辨哲学,马克思主义使人们不再热衷于本体论划分法。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存在和思维
物质和精神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不同派别
·第一问题划分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第二问题划分了:可知论——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他们认为,什么是物质呢,就是构成实物的具体形态。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各种真实事物的抽象反映。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派生的。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
·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
·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称作叫一元论。所谓的一元论就是认为世界的本原就一个,要么精神,要么物质。
二元论:如笛卡尔认为同时有俩相互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
然后有多元论(很没意思啊)
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它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多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主义认为,我们必须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我们必须要批判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也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也体现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